0―6个月的婴儿早教有哪些,半岁内宝宝如何早教?

2021-02-08 16:42 来源网络
?  0―6个月的婴儿早教有哪些,半岁内宝宝如何早教?

  0-3个月

  一、视听觉刺激

  宝宝从一出生就开始进入视觉敏感期,在清醒的时间里,对明暗相间的地方就特别感兴趣。

  两个月左右,很喜欢看窗帘的间隙;外出的时候,喜欢看头顶摇曳的树叶。

  这就是在感知明暗。

  到三个月的时候,宝宝就会开始视线追随,而且渐渐地有色彩视觉。

  这个时期的视觉训练

  1、1-2个月时,准备多张黑白图案的卡片,经常给宝宝看,当宝宝看到后再慢慢移动卡。

  这时宝宝眼睛可能还不会追随,不过到2-3个月的时候,宝宝的视线就可以追随你移动卡片的方向了。

  2、3个月时,可在宝宝头部上方两侧挂些五颜六色的玩具,逗引宝宝经常玩具。

  3、准备多张彩色卡片,经常给宝宝看,并可以一边跟宝宝介绍颜色,比如黑色、红色。

  4、用色彩鲜艳的大玩具逗引宝宝,当宝宝看到后再慢慢移动玩具,让宝宝的实现追随你移动的方向。

  5、宝宝看东西的最佳视距是20厘米,彩色卡片大小建议为20X20cm。

  二、听觉刺激

  经常和宝宝说话,说话时声音应该温柔缓慢,字迹清楚,宝宝都喜欢听“妈妈腔”。

  每天给宝宝讲故事。相信不久之后,宝宝也会乐意自己“看”图书。

  听音乐,可以让宝宝放松,丰富宝宝的想象力。

  经常给宝宝听一些节奏优美的音乐,例如中外古典音乐、现代轻音乐和描写儿童生活的音乐。

  要求优美、轻柔ヘ明快,例如古筝音乐“高山流水”、莫扎特的“小夜曲”和广东音乐“彩云追月”等等。

  每天固定时间播放一首音乐,每次5分钟左右,可以妈妈唱歌给宝宝听,对于宝宝来说,妈妈的声音胜过其他任何音乐家。

  三、运动能力的发展

  俯卧抬头和竖抱抬头

  促进颈部和北部的肌肉发育,扩大宝宝的视野,促进智力发展。

  1、将宝宝俯卧在床头,头扶至正中,两只手放在头两侧,在他面前叫TA的名字,或者用玩具逗引宝宝抬头。

  2、经常竖抱宝宝,无需用手托住宝宝的颈部,让宝宝的头自然竖直片刻。让宝宝看看周围的东西,边看边跟宝宝说看到的东西。每天练习5-6次,每次持续2-3分钟。

  被动翻身和侧卧

  促进本体感知的发育,为以后学习翻身做好准备。

  将宝宝的一侧手臂举起,用手扶住宝宝另一侧的肩膀,缓缓推向对侧。

  经常让宝宝侧卧,也可以侧卧睡觉。

  练习爬行

  锻炼宝宝头部及背部肌肉,促使四肢活动和伸展,增强体质。

  1、让宝宝俯卧,双腿稍弯曲,家长用手心抵住宝宝的足底,让宝宝用腹部为支点向前匍匐爬行。

  2、大人不要主动推宝宝向前,只需要顶住他的脚,尽量让宝宝自己踢腿。

  3、如果宝宝停滞不前,可以用手指轻轻挠挠TA的脚底,刺激宝宝主动用例。

  4、3个月的宝宝每天练习2-3次,每次2分钟。六个月以上的宝宝每天练习3-5次,每次5分钟。

  婴儿被动健身操

  活动四肢,增强体质,交流亲子感情。

  过程共四节:

  第一节:两臂胸前交叉;

  第二节:上肢伸曲运动;

  第三节:下肢伸曲运动;

  第四节:两腿伸直上举。

  每天1-2次,可以边听音乐,边做操。

  婴幼儿游泳

  发展触觉,锻炼全身肌肉,促进肌肉,促进食欲,改善睡眠,增强体质。

  1、使用婴幼儿专用的游泳设备。

  2、有条件的话,每周1-2次,每次15-20分钟。有条件也可以在家里每天游。

  3、注意安全,一定要有家长守护在旁边,水温不用过热,35-37℃。

  4、可以一边游泳,一边听音乐,或者唱歌给宝宝听。

  四、触觉刺激

  婴幼儿抚摸

  发展触觉,促进生长,传递亲子感情。

  在宝宝睡醒或者和宝宝说话的时候,轻轻的抚摸宝宝的皮肤。

  抚摸的部位可以是头部、四肢、腹部、背部、手指脚趾等。每天至少5-6次,每次3-5分钟,即每天共15分钟以上。

  五、外面的世界真精彩

  发展视觉,开阔视野,启迪心智。

  在风和日丽的时候,带宝宝到户外活动,让宝宝观察出现在眼前的人和物,大人可以慢慢但清晰地反复跟宝宝介绍。

  户外活动还可以结合日光浴一起进行。

  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。

  0―6个月的婴儿早教有哪些,半岁内宝宝如何早教?

  4-6个月

  一、视觉训练

  卡片刺激同上面的视觉训练方法一致,将黑白卡片换成彩色卡片。

  认图片

  扩大宝宝的知识,提高宝宝的注意力。

  1、先取出宝宝已经认识的实物,例如苹果或者鸡蛋等,再取出相应的图片,将实物和图片放在一起,对比着学习,很快宝宝就能理解图片代表的实物了。

  2、给宝宝看各种常见的动物、蔬菜、水果、用具等认图卡片,一边看一边告诉宝宝图片上的内容。

  每次学认5张卡片,每张卡片看5秒钟。

  照镜子

  使宝宝形成自我认知

  捉迷藏

  使宝宝快乐和反应敏捷,增进亲子感情

  1、爸爸躲在墙或者沙发后面,焦宝宝的名字,然后探出头,逗宝宝笑,再躲起来。

  2、爸爸探头的方位要经常变换,让宝宝去寻找,找到爸爸后宝宝就会非常高兴。

  用手指指“灯”

  认识日常物品,了解简单机械结构,发展认知能力。

  1、握住宝宝的小手,教TA用手指灯。为引起宝宝的兴趣,可以将灯打开,再关上,问TA“灯呢?”,让他用手指。

  2、以后,可以将认识的范围扩大到电视、凳子、桌子等其他日常用具。

  二、听觉刺激

  寻找声源训练

  提高宝宝听觉的辨别能力

  1、 在宝宝视线内弄响玩具,等宝宝看到之后,再慢慢移开,让宝宝追声寻源。

  2、 与宝宝面对面,叫宝宝的名字,等宝宝看着你的时候,慢慢移动你的脸,宝宝就会追寻你的声音。

  3、 在宝宝的耳边(在宝宝的视线范围之外),轻轻摇响摇铃或者其他玩具,观察宝宝的头会不会转向声音来源。

  4、 当宝宝辨别出声源后再变换不同的方向。

  逗引发音

  通过对话让宝宝对发声产生兴趣,并锻炼宝宝的发声能力。

  经常用“妈妈腔”和宝宝谈话,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口型和表情,可以夸张一点,引宝宝发出单音“啊”“哦”“呜”“咿”等,或者“咿咿呀呀”的应答声。

  逗笑

  抱起宝宝时,在他面前做各种表情,例如张口、吐舌眨眼,用夸张的表情跟宝宝说话,逗宝宝回应或者微笑。

  轻轻抚摸宝宝的脸颊、腋下和颈部等身体敏感部位,逗宝宝笑。

  听音乐(同上)

  说“谢谢”和“再见”

  让宝宝理解语言,培养文明礼貌的习惯

  1、爸爸妈妈上班,要给宝宝说再见,奶奶同时握着宝宝的手臂摆手表示再见,

  2、爸爸给的宝宝玩具或吃东西时,妈妈在一旁要讲谢谢,并拉着宝宝的手做拱手的动作,表示谢谢。

  3、要反复教宝宝做经常交往的动作,如果宝宝做对,要表扬他。

  三、运动能力的发展

  翻身打滚

  提高身体的灵活性以及视听觉与头、颈、躯体、四肢肌肉活动的协调。

  1、 宝宝仰卧,在宝宝的一侧,用玩具逗引宝宝翻身,引导宝宝从从仰卧变成俯卧,再从俯卧转成仰卧。

  2、 这时的宝宝,已经有足够的能力自己翻身,家长无需帮助,尽量让宝宝自己翻身打滚。

  蹦蹦跳

  发展下肢力量,为站立做准备,训练言语与动作的联系能力。

  1、 扶着宝宝的腋下站在床上,举着宝宝蹦蹦跳。

  2、 一边举,一边有节奏地念着“蹦、蹦、跳”,念到“跳”时,就配合着将宝宝举起来。

  独坐

  1、 让妈妈坐在地上,两腿分开,抱宝宝坐在两腿中间,让宝宝练习独坐。

  2、 在宝宝的前面,用玩具逗引,让宝宝练习俯身拿玩具,然后坐直。

  练习爬行(同上)

  婴儿被动健身操(同上)

  婴幼儿游泳(同上)

  四、锻炼手部的精细动作

  触摸抓握

  发展触觉和手的技能。

  1、经常将不用质地的小东西放到宝宝的手中,让宝宝抓握。举起宝宝的手,让TA看看手里抓着的小东西,并告诉宝宝这个东西叫什么,是什么感觉。

  比如小面团是软软的,就要跟宝宝说,这是面团,面团是软软的。

  抓取小东西

  锻炼手指的精细动作协调性。

  经常让宝宝练习抓取黄豆大小的东西,例如小饼干、旺旺小馒头、小米花等,及时吃进口里也会融化的东西。

  传递积木

  训练手和上肢肌肉动作

  1、 宝宝坐在床上,家长同时给宝宝两块积木(或者其他小东西),看看宝宝是否能同时拿住两块积木。

  2、 先给宝宝一块积木,等宝宝拿住后,再向同一只手递另一块积木,如果宝宝将原来的积木扔掉再来拿第二块积木,要引导宝宝先换手。

  学撕纸

  发展手的操作能力,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。

  找一些干净的比较硬的餐巾纸(建议用厨房纸,不建议用4A纸,容易割伤宝宝的手指。

  另外报纸或者印刷了图案或文字的纸,油墨有少量的毒性),抱宝宝坐在家长的腿上,大人先撕给宝宝看和听,再让宝宝抓住纸的一边,大人抓住另一边撕开纸,引起宝宝的兴趣。最后让宝宝自己学会撕纸。

  点虫虫

  提高宝宝手指的灵活性,训练宝宝语言和动作联系的能力。

  抱宝宝在胸前,拉着宝宝双手的食指做“点虫虫”游戏。一边做一边念,念到“点虫虫”时,拉着宝宝的手指对碰,念“虫虫飞”时,拉宝宝的双手分开。

  拍打玩具

  将色彩鲜艳、有响声悬挂在宝宝的正前方且宝宝能够抓到的地方,拉宝宝的手拍打玩具,摇动或弄响玩具,引起宝宝注意。将玩具放在宝宝的手边,轻轻摇响玩具,逗引宝宝伸手抓玩具。

  敲敲打打

  提高宝宝手指的灵活性,提高手的操作能力。

  给宝宝一根小棍子,让宝宝拿着棍子到处敲敲打打,或者拨弄桌面上的积木。不过要注意安全,不能让宝宝把棍子锉到自己。

  这些项目都是妇幼医院的保健医生提议的潜能开发方案,虽然是针对我家宝宝的,不过我觉得适用于大多数宝宝。

  不过在教育过程中,如果宝宝还没发像上面方案说得那样给出反应家长也不用着急,上面所说的都是某个时期适用的,6个月时宝宝不会,说不定7个月宝宝就会了。

  家长只需要给宝宝提供安全且能促进发育的环境,供宝宝自有的探索和移动。

  在过程中,要留意宝宝的情绪变化,需要及时做出反应,不过也不要过分溺爱宝宝。

  同时,需要保证宝宝在夜间的充分睡眠。宝宝睡眠不好,再好的早教教育也百搭。

  0-6个月宝宝育儿保健建议

  ? 新生儿

  ●生活环境:室内空气清新、自然采光充足,温度20-22℃、相对湿度50-60%。

  ●睡眠:每天18-20小时。

  ●纯母乳喂养。

  ●提供适当的视听刺激:常听舒缓柔和的音乐声、玩具声和讲话声,常看距离眼睛20厘米左右、会动的玩具、人脸等。

  ●“四多”:多搂抱、多抚摸、多逗笑、多交流。

  ? 2-3个月

  ●睡眠:每天15-16小时,让其学习自然入睡。

  ●坚持纯母乳喂养

  ●经常洗澡。

  ●适当户外活动。

  ●逗引宝宝抬头、转头、头竖直、俯卧挺胸等。尝试练习拉腕坐起、仰卧到俯卧的侧翻等大肌肉动作。

  ●语言:经常通过发出a(啊)、o(喔)、i(衣)等元音与宝宝交流。

  ? 4-6个月

  ●睡眠:每天14-15小时。

  ●6个月后根据宝宝发育情况适时添加辅食。

  ●可以用手指包纱布蘸冷开水按摩婴幼儿牙床部位,以利于其乳牙萌出。

  ●帮助宝宝逐渐形成有规律的大小便。

  ●适当扶宝宝腋下使其直立跳跃。练习宝宝主动伸手取物、双手摆弄或传递玩具等精细动作。

  ●鼓励宝宝模仿发音。增加寻找声源的游戏,训练其用咿呀声与人交流。

  宝宝早教有哪些好处

  早教作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吸引了一大波望子成龙的父母,让孩子更优秀是每个家长的愿望和期待,宝宝早教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许多的好处。

  1、开发宝宝的潜能

  宝宝在家长和老师的陪同下多参加一些早教活动,对开掘宝宝的内在是有帮助的。

  比如语言智能、肢体智能、音乐智能、逻辑智能等。

 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性格和特点,有的比较活泼能适应环境变化,有的相对内敛比较小心谨慎。

  通过一些活动或游戏有助于家长关注孩子的反应,既锻炼了孩子的能力也能使得父母能够发现孩子的天性,从而在宝宝后期的成长中能帮助宝宝发展适应新的变化。

  2、塑造宝宝的性格

  早教另一个大的益处就是能培养宝宝开朗外向的性格,他们通过走出小的家庭来到了一个大家庭。

  人际交流机会增多有助于宝宝学会交往沟通,使得他们变得更加的活泼有信心也更高兴与别人交往。

  对于一些内向的孩子帮助效果尤其明显,在以后的进入幼儿园、长大后的自信心都有很多的益处。

  3、增加孩子和父母的情感

  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,父母作为大朋友领导和配合着孩子的行为。

  比如父母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,一起阅读故事书,可以建立亲子关系。

  还可以一起配合来分角色扮演,这样也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,角色扮演之后孩子会对整个故事记忆深刻,丰富了孩子的知识,寓教于乐。

  以上是0―6个月的婴儿早教有哪些,半岁内宝宝如何早教?对于刚接触早教的家长可能缺乏这方面知识,可以进入网站学习各方面早教知识和方法,希望对你的宝宝早教有所帮助。